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1月30日
字体:大 中 小
|
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测试 一、积累.运用。 1. 看拼音写词语。 qí zǔ zàn jiǎn yuè suǒ qì ( )岖 ( )击 ( )时 ( )( ) ( )子 哭( ) 2.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。用“V”表示。 战役(yì méi) 难道(lán nán) 看守(kàn kān) 友谊(yì yí) 睡熟(shú shóu) 供应(gòng gōng) 3.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。 一棵( ) 一对( ) 一辆( ) 一头( ) 一副( ) 一根( ) 一条( ) 一幅( ) 4. 选字填空,组成词语。 (1) 查 察 检( ) 视( ) 监( ) 侦( ) (2)代 带 待 戴 皮( ) ( )表 招( ) 爱( ) 5. 辨字组词。 怒( ) 寂( ) 侍( ) 絮( ) 努( ) 叔( ) 待( ) 紧( ) 决( ) 俏( ) 缩( ) 踩( ) 诀( ) 悄( ) 宿( ) 彩( ) 6. 选词填空。 微弱 软弱 虚弱 (1)天渐渐黑了,路灯发出了( )的光。 (2)奶奶生病后身体更( )了。 (3)不管遇到什么事情,他都那么坚强,从不( )。 爱抚 爱戴 爱护 (1)周总理关心人民,人民( )周总理。 (2)( )公物是每个公民的美德。 (3)在妈妈的精心( )下,小宝宝健康成长。 讨论 议论 谈论 (1)班会上,老师和同学们一起( )这次秋游去哪儿的问题。 (2)这件事究竟谁对谁错,大家( )纷纷。 (3)课间,小明、小刚几个人总是在( )昨晚的足球赛。 比喻 拟人 夸张 (1)夕阳照在湖面上,没有什么风,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。( ) (2)路那样长,人那样多,向东望不见头,向西望不见尾。( ) (3)太阳的脸上开始泛出微红。( ) 7. 根据意思写词语。 (1)只有一个,独一无二。( ) (2)一起死亡毁灭。( ) (3)比喻父母的养育之恩。( ) (4)非常坏的消息。( ) 8. 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。 (1) 敌机炸平了房子。 “把”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“被”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(2) 这比山还高,比海还深的情谊,我们怎么能忘怀?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(3) 你应该记住这次教训。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. 在下面句子前的括号里加上序号,使它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。 ( )水池周围押运着一盆盆各式各样的菊花,形成一个圆形的花环,这是第一展区。 ( )她身穿彩色的绸缎衣服,身上还飘着彩带,两手捧着盛满鲜花的花篮,似乎在空中散花。 ( )进入公园大门,正面是喷水池,池中正喷着水。 ( )水池中间的假山,站立着一位泥塑的仙女,像真人一样。 10. 结合课文,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。 (1) 八年来,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,您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!( ) A 用、耗费 B 眼睛模糊迷乱 C 作战时受外伤 (2)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,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?( ) A 指为志愿军到前沿阵地挖野菜 B 指双脚被炸伤 C 指架着双拐走了几十里山路 (3) 再见了,亲人!再见了,亲爱的土地! ( ) A 指大娘、小金花、大嫂 B 指朝鲜人民 C 指到车站送行的人 11、判断下列说法正误,正确的打“V”,错误的打“X” (1)“好像有谁在无声的指挥,老人、青年、小孩,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。”是比喻句。 ( ) (2)《再见了,亲人》这篇文章写出了志愿军战士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。 ( ) (3)《秋天的怀念》一文赞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。而《地震中的父与子》则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。 ( ) (4)“可是今天,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,你怎么落泪了呢?”这句话是一个反问句。 ( ) (5)“气喘吁吁”的“吁”的韵母是“u”。 ( ) 12、按原文填空。 (1)路那样长,人那样多,向东( ),向西( )。 (2)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,双手拄着拐杖,背靠着一棵洋槐树,( )而又( )地等待着。 (3)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,看到他( )的身躯,( )的面庞。 (4)您带着全村妇女,( )着打糕,( )着炮火,( )过硝烟,( )阵地上来给我们吃。这真是( )啊! 二、阅读理解。 一个降落伞包 1946年1月,有一天,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到重庆云。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,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,她才十一岁。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。透过云层,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。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。突然,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,机翼和螺旋桨都结了冰,越结越厚。不大一会儿,机身上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。飞机像冻僵了似的,沉甸甸地急剧下坠。飞失失去了平衡,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,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,情况十分严重。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,把行李往下扔,好减轻飞机的重量,还要大家背好降落伞包,准备跳伞。 大家正在忙着背伞包,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喊哭声。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,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,几步跨到小女孩的面前。原来,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伞包,她急得哭了。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,给小扬眉背上,还亲切地鼓励她说:“孩子,不要哭,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、坚强、坚决地同困难和危险作斗争!” 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,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,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。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:“不要管我!你们要沉着,别慌张……” 就在这时候,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。在阳光的照射下,冰甲开始融化了,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地往下掉。飞机渐渐升高了,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。“咱们脱险了!”机舱里一片欢腾。 1. 在文中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,在下面画上“~~~~” 2. 从文中第四自然段中找出一组反义词:( )( ) 3. 联系上下文解释第四自然段中“口吻”的意思。 口吻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. 文中哪两句话最能体现飞机脱险了人们的喜悦心情? 5.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周恩来同志在飞机遇险时,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人事迹,赞扬了他__________的品质以及对革命后代的深切关怀。 6. 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_____(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) A 按事情类别顺序 B 按地点变换的顺序 C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wunianji_503_7306.html
分享按钮 |